在互联网的各项业务中,无论是金融、电商、社交,还是新媒体、新零售,如何优化产品,提升服务都是最重要的事。其中的关键一项,就是理解用户。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聚焦于产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的精准营销、广告投放、个性化搜索和推荐、风险控制、商业预测、体验优化、商业分析等逐渐展开。作为基础的“用户画像”、“标签”也应运而生。
1、什么是用户画像
一般来说,用户画像就是给用户打标签,如性别、年龄、兴趣爱好、行为偏好等。但是在中文语境中,存在将User Persona、User Profile两个概念混淆,都称作用户画像的情况。其实还是不一样的。
(1)”User Persona”VS”User Profile”
Persona : the aspects of a person’s character that they show to other people, especially when their real character is different(“一个人向他人展示的特征,尤其是不同特征”,更多强调的是特定情景下用户角色的概念).
Profile : a brief written description that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someone or something(对某人或物的信息的简要描述).
从定义看,User Profile是用户画像,User Persona翻译为用户角色更合适。
(2)用户角色(User Persona)
用户角色(User Persona)的概念始于1997年,交互设计之父Alan Cooper在《About Face:交互设计精髓》提出了“Personas are a concrete representation of target users” (角色是目标用户的虚拟代表),是一种产品设计和用户研究的系统化方法。其中提出了两种构建用户角色的方法:
用户角色:基于对用户的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结果建立,严谨可靠但费时。例如,在用户调研阶段,产品经理经过调查问卷、客户访谈等方式了解用户的共性与差异,汇总成不同的虚拟用户。
临时用户角色(ad hoc persona):基于行业专家或市场调查数据对用户的理解建立,快速但容易有偏颇。
用户角色多出现于产品、服务的策划设计阶段。我们可以站在用户角色的立场,讨论场景、体验、目标,思考用户需求、策划产品,以保持对目标用户的清晰认知,避免产品偏离用户需求。
用户角色作为目标用户的集合,不指代具体的人,但具备一个现实人物的各种特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城市、长相、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行为偏好、婚姻状况、家庭情况、收支情况等。
图1:用户角色(User Persona)示例
为了保持对目标用户认知的一致性,一个产品、服务一般只构建一个用户画像。大型综合性产品可能会构建多个用户画像,但主要画像一般只有一个,其他为辅助画像。
(3)用户画像(User Profile)
用户画像(User Profile)是根据用户属性、用户行为等数据分析抽象出来的标签化用户模型。其核心工作就是给用户打标签,利用一些高度概括、容易理解的特征来描述用户。这样既可以让人更容易理解用户,也方便计算机处理。这些标签的数量越丰富,标签越细化,对用户的刻画就越精准。由这些标签的集合可以抽象出一个用户的信息全貌,如图2所示是某个用户的标签集合,每一个用户标签都分别描述了一个维度,各个维度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对用户的一个整体描述。
图2:用户画像(User Profile)示例
比较
用户角色(User Persona)用户画像(User Profile)阶段
产品、服务的策划设计阶段积累了一些用户数据的成熟阶段
来源
主要来源于产品、设计人员对用户的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理解。主要基于真实积累的用户数据,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产生的用户标签。作用
可以帮助我们形象地了解目标用户的行为特征,作为我们判断用户需求的依据。
构成了对于一个用户的真实描述,可以不断刻画用户,优化产品,提升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产品、服务的运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因为产品开发成本高、时间紧、资源有限等,以“快速试错、迭代开发”为特点的精益创业方法开始蔓延开来。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产品、服务的真实用户群体也在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虚构的用户角色需要重新研究、设想。而这种情况下,用户角色(User Persona)有时候会反应滞后。加之大数据的发展,减少了原先的不确定性,相比于用户角色(User Persona)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用户画像(User Profile)具备天然的技术优势,互联网更多的业务转向用户画像(User Profile)。
2、用户画像和用户标签、标签、标签体系的关系
(1)用户画像VS用户标签
用户画像、用户标签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用户画像是整体,相对比较抽象;用户标签是局部,相对比较具象。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通过“标签体系”体现。例如,一个人有四肢、五官、躯干,但只有合起来,才是一个人。
图3:用户画像、用户标签、标签的关系图
(2)标签体系
在构建用户画像的过程中,对标签进行分层、分类,关联组织,然后形成的体系,即标签体系。例如,一个人的标签包括生日、性别、身高、体重、兴趣爱好、行为偏好等,里面的每一项都是用户标签,他们共同组成了标签体系。
图4:标签体系
(3)标签VS用户标签
标签可以分为用户标签、内容标签、硬件标签、商品标签等。标签包含用户标签,用户标签是标签的一个类别。
3、用户画像的应用
构建用户画像,通常需要大量的数据、时间、人力,是一件高成本、长期投入的事。但大部分互联网公司仍然希望能做一份全面、精准的用户画像。
那么用户画像有哪些应用,使得各公司前赴后继地投入呢?
总结了下,应用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精准营销:将用户分群,通过邮件、短信、App进行消息推送,在相同的成本下,有更好的营销效果。
广告投放:基于一系列用户属性、行为相关的标签,进行对目标用户的广告投放。
个性服务:用户画像、行为分析是高转化个性推荐、搜索的极重要的数据基础。在细化场景中,把特定用户与意图分析相结合,精细提高转化率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人群标签进行有针对性的排序。例如,给大学生情侣推荐情调酒店。
风险控制:通过用户的常用设备、行为习惯、消费偏好、是否有危险伙伴往来、常驻地等用户标签,进行信用判断,控制风险。
体验优化:对产品的受众分析,理解用户的心理动机和行为习惯,优化产品、服务质量,甚至做到产品、服务的私人定制等。
商业分析:通过用户画像,进行行业趋势分析、竞品分析、商品定价、网络规划等,发现商机,进行商业决策。
图5:用户画像的应用
从上面可以看出,用户画像的业务应用较多。通过用户画像的属性、兴趣爱好、行为偏好等标签的应用,可以起到优化产品,提升服务,增加企业利润的作用。
4、怎么做好用户画像
做用户画像的初衷可能很好,但却容易沦为形式主义,到最后可能只出了一份用户画像的报告,性别、年龄、兴趣爱好、地理足迹、消费金额等。看着高大上,却没什么效果。
(1)业务驱动
说到底,用户画像的目标是理解用户,提升业务发展。所以构建用户画像的核心是和业务紧密关联的,需要和业务部门沟通需求,然后进行标签建模。
首先业务部门需要有清晰的业务模型、目标。然后数据人员了解业务的来龙去脉,包括行业特点、业务场景、业务形态、业务需求、用户的消费逻辑等,充分考虑了业务需求后,开始构建用户画像。笔者在这里没有提及数据、算法、模型,是因为在大方向上,业务比技术更重要。
好的用户画像,既是数据生态体系,也是业务和运营的生态体系,它是一个复杂的交叉领域。
而在考虑业务的需求之外,也需要从更高维,考虑需求的背景意义、综合成本、开发周期、业务解耦、投入产出比等。比如,有那么多用户维度,怎么选择标签?选择标签的原则是什么?后续怎么维护、跟踪?什么情况下,标签需要迭代?业务变化了,是否需要调整?
定好了标签,怎么评估用户画像的效果?效果不好怎么办?有没有更多扩展的应用场景?怎么平衡算法的准确度、数据规模、更新速度?
这些都是用户画像在业务中经常碰到的问题。
(2)深入思考
做好用户画像,还要深入思考。不能想当然地做一个全面精准的体系,却忽略了用户画像的核心价值。用户画像是商业目标下的用户标签集合。
一上来就猜测用户的性别,籍贯、常驻地,收入多少,是否谈恋爱,喜欢什么,准备消费购物吗?这些是没有意义的。是男是女如何影响消费决策,收入多少影响消费能力,是否谈恋爱会否带来新的营销场景,消费购物怎么精准推荐,用户决定买什么、不买什么的原因和逻辑,这些才是用户画像背后的逻辑。
不是有了用户画像,便能优化产品、提升业务。而是为了优化产品,提升服务,增加利润,才需要用户画像。这是很容易忘记的。比如,我们想要挽回流失用户,选择70%以上概率的用户,还是50%呢?要考虑业务,挽回流失用户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实际目的是通过挽回流失用户提高利润,那么阈值的选择迎刃而解。计算不同阈值下,挽回用户的投入、产出、ROI,选择最优解。
推而广之,个性化推荐也好,广告投放也罢,它们有更复杂的维度、标签、特征,本质也是找出用户最近想不想购物,想不想旅游。在最恰当时机,把最合适的信息推给用户,获取最大的利益。
像姓名,在电商和消费行业,除了生理上的性别标签,还会建立消费模型上的性别标签,有些人虽然是男性,但购物行为是女性,这是要区分的。
这些举例,是简化的。具体情况,还需要深入思考里面的运行逻辑。
(3)持续优化
解决了业务问题,给出一个全面的用户标签体系,是不是就可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大多数情况下标签体系是开放的,标签和标签值也有时效性,并不可能一劳永逸。直播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新的内容、品类、热门话题不断产生,不断地研究、调整也就不可避免了。
而且每家公司、产品服务的用户都有各自的特点,加上数据源、算法的不同,只有根据效果,持续迭代,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结果。
总之,用户画像应该从实际业务出发,解决实际的业务问题,根据业务目标、用户画像应用的反馈,不断迭代、演进,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