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直观的区别应该就是名声了吧?拼多多广告上打的可是2亿人都在拼的淘集集入驻,不过人家毕竟也是上市公司了,说明的确它的用户还是很多的。相比之下淘集集肯定没有那么多的人知道。但是拼多多它自己本身也有个最严重的问题呀,那就是假货。就最近几个月,美国的公司、郑渊洁、其他公司不都要求拼多多停止售卖盗版产品嘛。而淘集集肯定是没有这种问题的,我买过的几次商品虽然不能说上是完美的,但是质量是有保证的。更何况淘集集它本身的价格还比拼多多要低。而且相比于拼多多那种狂轰滥炸式的求砍价、求拼团,淘集集则显得温柔多了,它不会让你去朋友圈散布一堆虚假消息,你只要下了单就可以参与到别人的拼团之中,只要等人齐了就可以发货了。综上所述的话,我觉得拼多多实力强硬,但是现在正处于品牌危机之中,稍有差池就会堤毁人亡。而淘集集则仍有潜力,厚积薄发,自能成才。
“合伙人制度”救得了淘集集吗?
问题:“合伙人制度”救得了淘集集吗?
“从2019年6月起,人生走了趟过山车”。淘集集CEO张正平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
我们先来看看淘集集官网怎么说?前两天10月16日,淘集集发出 ” 联合声明 “,称部分商家愿以合伙人形式加入淘集集。该声明发表后,各大维权群里的小商家认为 ” 被代表 “。“我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过多的时间花在了融资身上,想通过融资款来解决当前增长的问题,延误了最黄金的自救期。”这是淘集集创始人张正平在15日凌晨发的道歉信中所说的一句话。或许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此次陷入资金链危机后,淘集集也在不断尝试自救。也是希望这样的合伙人自营模式,能以此渡过难关。
淘集集的合伙人模式是:即商家入驻平台后同时成为淘集集的股东,等于在自家平台卖货。
其实这对于一些有想法的大商家来说会很有吸引力,谁不想当老板,谁又不想能够持股分红。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成为公司的股东,但是陷入资金链的危机,愿意出手的人,不知道会有多少。
这合伙人模式有一定的门槛:目前公布的合伙人均为货款大于500万的大商家,多则上千万。
这个联合声明意味着商家和淘集集是合伙人形式,有的商家也并不同意“被代表”,因此也并不认同这个联合声明的内容。
其实对于淘集集来说,只有留住商家与用户,淘集集才有可能获得资本青睐。当前的激励模式还是比较单一的,这样的方式可能也会有点过于的急功近利。
它或许会为平台和商家带来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让商家更多考虑平台的长远发展,主动提高商品与服务各方面的质量,但是对于淘集集而言,能否翻盘仍是谜局,必定迎来更多的挑战。但是希望能够成功吧,大企业都是小企业一步一步做起来的,创业不易。
你怎么看?
淘集集负债16亿,你如何看?
在悟空问答上的484个问题,只写接地气的科技内容,欢迎关注。
淘集集最近被刷屏了,这个2018年的社交电商黑马,仅次于拼多多的行业第二名。最终,还是没能挺过2019年,因为资金链断裂翻车了。
2018年6月跟几个朋友一起做社交电商,最终也是因为资金链问题翻车的。当然不能跟淘集集比,人家是社会市场,我们做的校园市场;人家亏了几个亿的货款,我们只有一百多万。当时我的合伙人之一,曾经也是淘集集母公司闪电降价的老员工,所以很早就在关注淘集集。关于这次的事情,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吧:
淘集集为何能够快速崛起淘集集成长速度有多快?这么说吧,2018年社交电商是创业风口。2018年年初,我跟几个小伙伴当时还在帮另外一家公司实验旗下新的一款社交电商产品,我们是3月份上线的,上线10天时间,用户量超过10万,总GMV超过300万。当时社交电商这个风口,把我们所有人都吓了一跳:“这个裂变速度也太TM猛了吧!”。
淘集集这个平台呢?是在2018年8月才上线的,基本上当时市场已经有大量的社交电商平台上线了,而且很多已经做的足够成熟。坦率的讲,淘集集其实拿到了社交电商的最后一张船票上的船。但是就是这样,在没多少人看好的情况下,还是做到了行业第二名。为何?有三点:
第一个:超低价补贴,淘集集前期价格之低,让人瞠目结舌,一块钱买品牌牙膏,几毛钱买纸巾等等,如果你觉得拼多多上面的价格便宜,可以去看一看淘集集的价格,更便宜!每个月烧2亿资金……一大半都用于用户补贴去了。
第二个:流量投入。买流量是所有平台常见的方法。无论是广告还是直接买用户数据用于推广,这是当年淘集集前身闪电的玩法,淘集集当然也用上了,就是花大价格在各种平台上精准投放,淘集集目标用户就是三四线城市的用户,一线用户只占5%不到。第三个:产品裂变模式。淘集集的裂变模式与当时的拼多多不同,拼多多在当时其实是以拼团为核心的裂变机制,核心在于“人”;但是淘集集在当时的裂变模式是以红包和返利为核心的裂变机制,核心在于“钱”。你觉得用社交电商的人核心动力,是想拉自己的朋友买东西?还是贪便宜?
淘集集为何走到今天一家企业出现问题,其实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我个人判断下来,其实主要还是两个方面:
高额补贴,跑马圈地,快速烧钱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一直都是非常畸形的生态存在,就是所有的新兴2C行业,全部需要依靠补贴才能吸引用户,只要你的补贴做够高,哪怕提供的服务是劣质的,也会有人用。这就是互联网现状。所有的公司,在早期,都必须要想办法做一些补贴活动来吸引用户进场。
光是做活动还不够,互联网市场没几个项目有高门槛,几乎都是倒买倒卖打信息差的生意,所以一个项目开始时,核心就是要快速跑马圈地,快速占领用户心智,吃下足够多的市场,做到行业前三。因为只有做到行业前三,中国的互联网三巨头才会考虑是否把你收入囊下。
此时你就需要快速融资,快速烧钱。互联网拼的就是时间和钱的问题。你需要讲好自己的故事,需要描绘一张足够大的饼,需要忽悠到钱,需要拿这笔钱做出更好的业绩忽悠到更多的钱。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是关键指标,只有你足够大,才不会倒下。
于是这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你融到了一笔钱,然后拿去补贴用户获得更高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然后你拿这些数据去拿到更多的钱,又回过头来补贴给消费者。这样一圈下来你就发现:除了补贴消费者,你还带来了哪些社会价值?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是产品质量?买的都是些什么货心里没数么?所有人心里都想的是快速跑起来,快速上市,一旦上市,就不会再过多担心资金的问题,一心可以开始调整产品结构,开始做更大的营销活动,参考现在的拼多多。
资金链空亏,舆论崩盘社交电商怎么赚钱?坦率的讲,不知道…….除了正常的广告、带货、会员制、保证金和罚款这一类的收入,真不知道该怎样实现正常的收支平衡。但是却知道可以怎样活下去,就是把自己的货款池做到足够大。电商平台跟供应商之间会有一个账期,这个账期端的几天,长的小半年。而账期也就代表着一个平台账户上是始终有钱存在的,而且市场越大,销售额越高,这笔钱数额也就越大。有了这笔钱,就可以拿去做其它投资赚钱,这也是为啥京东这种自营电商有钱买地、做金融这样的事情。
但是你拿出去投资的钱,其实短期内实收不回来的,还很有可能打翻。或者说因为资金问题,你拿货款来发了工资,做了补贴,只是为了搏一搏下一轮融资。这样出现的问题就是,如果说供应商按照正常的提现顺序,公司可以正常打款;一旦供应商全部涌入要把货款提走,你资金其实早就不够了,这就是淘集集现在面临的问题。而供应商的提款速度,来自于舆论的导向。
如果说媒体对淘集集报道的是正面新闻,比如获个什么奖啊,销售额又创新高啊,某某领导视察总部啊,这样的报道出来,供应商会着急提款?会认为你这家平台干不下去了?不会。但是如果网上的新闻是,业绩下滑,资金链出问题,无法正常提现,你觉得供应商还坐得住吗?马上就集体过来要求拿货款了。然后消费者也不敢用了,业绩也滑下来,又是一个死循环了。我相信现在淘集集的供应商十分后悔当时把这个事情闹大,至少闹到不少消费者也知道这件事情。
最后说句猜测的话:舆论上可能被人下套了;资金上应该是被人玩了,有口头协议但是最终违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