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认知能力怎样做才能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之前看到过关于人际关系的一个分层:

最低等的朋友,总在交流情绪。

“我真的很烦”“,我也很累”,“又要加班”

“老板怎么那么不讲理”

两个人就这样一直抱怨比惨,看不到生活的希望,相互传染这些负面情绪。

次之的朋友,总是在议论他人,交流是非,从中获得短暂的快感。

这会令你失去自我反省的能力,和完善自我的能力。

看不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因为你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他人身上。

最好的朋友总是在交流独到的思考和稀缺的认知。

真正牛人的思维:我要向优秀的人学习。

除了圣贤,几乎没人能逃脱环境,尤其是认知环境的渗透。

《罗辑思维》主讲人、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也说,这个时代,认知升级远比积累知识更重要。

只有升级了自己的认知,才能有效的拉开与他人的差距。

我们都知道,一台电脑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主要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

软件是指电脑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在硬件系统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一台电脑运行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软件系统。

这就好比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相同年龄层次的人从外观上看都差不多,和电脑一样,硬件都差不多。

但是取得的成就却是千差万别,主要区别在于软件系统,人的认知能力就好比电脑的软件系统。

什么是认知能力呢?

百科百科关于认知能力给出这样一个定义: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我们一般所讲的智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

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 主要依赖于人的认知能力。

在这里希望大家能把这句话读2遍:

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主要依赖于人的认知能力。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

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对我们有用的,这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认知能力去鉴别。

一个人认知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将来能走多远。

如何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呢?

打开认知的大门:学会筛选信息和知识

掌握了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为什么你闷头学习了那么多知识,却依然没有效果呢。

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筛选知识的能力,不能从爆炸性的知识中,提取出对我们有用的知识。

首先,你要清楚什么知识值得学,学习这个知识的目的是什么

其次,如果学习了某个知识,没有帮助我们达成目标,解决问题。这个知识并没有发挥作用,不要误把信息当知识,从而囤积大量的信息。

1929年,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怀特黑德在《教育的目标》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惰性知识”一词。

即那些只是记住,但在生活里从来不用,也不知道怎么用的知识,也包括一些碎片化知识。

与“惰性知识”相对立的是“实用知识”,能够切实的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最后,我们应该学习“实用知识”,尽量减少“惰性知识”的积累。只有这样,我们的时间才能被最大化利用,我们的学习才是有效的。

在筛选知识和信息的时候可以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 它是否和我的目标相契合,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 它是否能提升我的技能,帮我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它是否能和我以前学习的知识串联起来?

升级认知的2个重要通道

通道1: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打造T型知识结构

在第一部分,我给大家讲述了,如何筛选知识。

下面我们就要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掌握再多的方法论和思维工具都是无用的,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个人一年读100本书和一年只读10本书,获取的知识量肯定是不一样的。

这个时候先明确自己要学习的目标,然后对知识进行分类,找出之间的关联。

打造T型知识结构。

“T”型知识结构是指人们不仅在横向方面有广博的知识面,而且纵向方面要有较深的专门学问。

两者构成了一个”T”字型的知识结构。

通道2:平面思维转向立体思维

我们先来看一个问题,你就会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假如你在一块山地上种四棵树,要求每棵树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你能做到吗?

可能你会在图纸上画出许多种几何图形来做实验: 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等。

结果你会发现这些图形都不能符合要求。

其实,如果总想在一个平面上找到答案,可能会永远都找不到。

事实上,这道题目的答案是:

你可以在山顶上种一棵树,然后只要剩下的三棵树能够与其构成正四面体,就符合题目的要求了。

“立体思维”也称“多元思维”,“方位思维”、是指跳出点线面的限制,能从上下左右各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方式。

我们的思维往往会被束缚在二维的平面上。

因此,在我们思考具体的问题的时候,我们的思维会带来局限性。

要学会将这种二维的思维转向三维的立体思维,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把握全局,问题往往迎刃而解。

当然,必要时,我们也可以将三维思维转换为二维思维。

元认知才能帮你实现真正的认知升级

元认知是美国社会认知心理学创始人、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翰·弗拉维尔提出的。

1976年,他在《认知发展》一书首先提出元认知的概念。

他将元认知表述为“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它相关事情的知识”,以及“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

即“元认知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监控”。

简单的说,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

是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

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以下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知识的学习包括输入——内化———实践——反思。

实践和反思将整个认知过程变成闭环,实现闭环,才能不断地进行认知升级迭代。

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名的东方哲学家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没有知而不行的人,知而不行,说明不是真知。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强调坚决果断的行动和深入细致的感悟才能不断实现认知升级。

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

我们应该将所做的事情,回放一遍,思考有哪些不足反思,包括阶段性总结定期总结。

没有反思,就很难找出改进的地方,那些犯下的错误和付出的代价也没有发挥价值。

如果仅仅只是掌握了认知能力的方法,而不去深入思考和实践。

并不能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必须有意识地重复练习,才能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突破自己。

所以我们需要运用并开始实践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从任何一件我们需要进行决策的小事开始。

改变和学习不是一件很容易见效的事情,可能需要1年、3年、5年甚至10年的时间。

不要只看短期利益,眼光要放长远,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都需要一个过程。

认知升级和婴儿成长的过程一样,需要时间。

只有升级了自己的认知,才能有效的拉开与他人的差距。

如果你停止学习,心智能力就会退化,提升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系统成长,就能弯道超车。

真理是简单的,也是朴素的,实践出真知,我们要去做的就是践行这些真理。

越是简单的道理,越容易被忽视。

猎豹CEO傅盛曾提到:“所谓成长就是认知升级,认知其实就是一场自我革命。”

无论是读书、存钱、写作、锻炼,学习新的技能,能够长期坚持的人都是少数。

认知层次低的人,看不清坚持有什么用,不懂得量变到质变需要时间,坚持下去会带来复利效应,等不到那一天到来就放弃了。

而认知层次高的人,会选择坚持,于是就产生了差距。

随着时间和年龄的增长,这种差距越来越大。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万网时代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ulianxi@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