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平衡设置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相机白平衡调整的步骤和作用

白平衡,顾名思义就是保持白色的平衡,拥有还原环境色彩的能力。白平衡作为拍摄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设置,该如何使用白平衡呢?

一、白平衡与色温

“色温”直接影响白平衡,此处的色温要与物理学中的色温进行区分。

1、物理学中的色温

如下图所示,色温指的是标准黑体在绝对零度时开始加热,随着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黑体表现的颜色开始变化:深红色→浅红色→橙黄色→白色→蓝色。温度越低,颜色偏向红色黄色,如日出日落时分;温度越高,颜色偏向蓝色,如午后的湛蓝天空。成语中的“炉火纯青”也是指温度高。

2、相机中的“色温”

白平衡在相机中也是以“色温”来表示,但此时的“色温”与物理学中的色温不同。相机的白平衡是为了让环境画面的真实色彩得以还原,维持白色的平衡。

比如早晨傍晚的霞光,不是环境真正的颜色,此时环境色温是3000K,而相机要保持白平衡,就要降低“色温”到3000K,从而实现白色平衡。

如上图所示,物理学的色温与白平衡的关系是刚好相反,所以摄影中所讲的色温都是指白平衡的色温:

色温K值越小,画面色彩偏蓝;

色温K值越大,画面色彩偏黄。

二、白平衡的作用

白平衡的作用有两个:还原环境的真实色彩、调节画面冷暖调。

如上面三张图,当拍摄出来的照片是左右两张时,可以确定照片的环境色彩出错,此时就要通过调节白平衡将色彩还原成中间图片的色彩:左图偏蓝,需要调高色温K值;右图偏黄,需要调低色温K值。

同理,如果觉得中间照片的冷暖调不明显,需要偏蓝的冷调,就调低色温K值,变成左图的效果;需要偏黄的暖调,就调高色温K值,变成右图的效果。

三、白平衡的预设模式

白平衡有多种常用的预设模式:自动白平衡、日光(5200k)、阴天(6000k)、阴影(7000k)、钨丝灯(3200k)、白色荧光灯(4000k)和自定义色温K值。同一个画面在不同的色温下,给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如下图。

推荐使用自动白平衡和自定义两种。拍摄时可以用自动白平衡确认当前环境的色温,然后通过调整色温来自定义K值,达到预期的拍摄效果。

四、为何众人多用“自动白平衡”?

现在的数码相机中,白平衡的设置基本都设置为“自动白平衡”,为何?因为数码相机不像胶片相机,前期拍摄后可以通过后期来调整色温,因为照片几乎都要经过后期处理,很多人为了省事就直接将白平衡设置为自动。在这里小编建议后期要调整白平衡,储存格式最好选择“RAW”格式,后期才有更大的调整空间。

当然,如果前期能做好白平衡的调整是最好的,许多人拍摄后没有立即处理的习惯,久了就会忘记拍摄时的预期效果。

五、总结

白平衡简单而言,就是看你需要的冷暖调效果和还原环境真实色彩。

还原环境真实色彩:画面偏黄就降低色温K值,画面偏蓝就调高色温K值。

调整画面冷暖调:需要偏黄的暖调效果时,调高色温K值;需要偏蓝的冷调效果时,降低色温K值。

现在对于白平衡是否已经了解了呢?欢迎留言讨论和交流,小编会一一回复。

(1)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万网时代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ulianxi@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