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更远的地方,于是可以更好地回归
熬了这么久,戏才刚开始
25岁之后,现实对你的冲撞会来得更加猛烈一些,以前的自由、无束、尝试,一切都经得起浪费,可是在25岁之后,自由无束本身反而让你挣扎,尝试也变得非常昂贵,你手上的子,眼看着越来越少,你越来越不敢浪费,那一盘属于你的棋还没开始,抑或是,已经开始了太久,而你不知如何落子。
过来人都爱说,那些年轻时候的挣扎,正是最宝贵的地方。可是现阶段的你始终无法体会和认同,焦虑、紧迫、自我怀疑,占据了你大部分的心智,你再也听不进去鸡汤,你只想来点实际的,学生时代的朝气、理想主义,你回想觉得可笑,但是又不敢摒弃,有时候连你自己都害怕自己变得面目全非,被现实社会的暗涌带走。
你知道自己需要改变,你也做出了某些改变,你做了一些从来没有做过的事,你明白很多改变都是从牺牲开始的,当下了决心要去做的时候,就必须把自己打磨,往有利于成事的方向打磨,该低头的时候要低头,该跪的时候就老实跪下,正如前辈们说的,“做买卖的,低头弯腰下跪是基本功”。当某些你曾经信奉的价值观影响你成事的时候,你甚至还要学着用恰当的方式抛弃掉它们。
谋事的路上,在尝试度过某些心理关的时候,是痛苦的。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有原则、有底线,这没错,谁都会有,但问题是,你的原则有多牢固,你的底线是不是真的已经见底,这个问题,只有你在面临真正艰难抉择的时候,你才会真正知道,而我遇到的事实屡屡告诉我,原则的坚固程度,很多时候就取决于撼动你的那件事情有多严重。
25岁这一年,我尝试挣脱理想主义的束缚,做了某些牺牲,踩上了这条钢丝,也因此,我看到了一些从前没看到的风景。
是扩大还是自大
人都是被甜头喂养的,一直在挣扎的人,尝到一些甜头之后,很容易会被这份香甜反噬,更可怕的是,有时候即使你看得见这种反噬,也得继续下去。
闯荡事业的路上,有很多节点,进也对,退也对,或者换句话说,进也错,退也错。
你选择了进,就是用更大的风险、更大的责任去换取更大的利,而这种程度的风险和责任,你是否承担得起,非常考验你对自己的自我认识,有时候,就算你知道输了有可能承担不起,你还是得进,因为有时候,孤注一掷才能获取最大的成功概率,但概率毕竟是概率。
你选择了退,那你就是用内心的失落与不甘去换取安稳,所以你就要学会接受这份失落与不甘,勿看前方的诱惑,果断换道而行,假如那些没有退的人走失败了,你不必过于庆幸,正如那些没有退的人走成功了,你也不必怨恨。但大多数年轻气盛的人,满身的力气不知道往哪使,就知一个劲地往前冲,缺少了反思,忘了回首。
如果你也常复盘、常反思,你会发现一个通理,那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最大的风险往往都在自己身上,自信说明你对自身的风险能把控好,而自大则说明,你连自己身上的风险都没看到。人做事,是人在做事,有事的风险,也有人的风险,如果你没有常抽离出来看自身,对自身都认识粗略,那么,很多时候,往往是人自身的风险坏了事情。
我自大了一把,选择了进,并且大刀阔斧地进,既然做出了牺牲,那么我想赢一把大的,于是我把风险和责任一框框地往肩上背,有时候我会惊讶于自己的号召力,被别人信任是一种恩赐,有时候我会惊讶于自己的承受力,钢丝踩久了,脚底似乎长满了厚厚的茧,而你也越来越懂得怎么获得平衡。
现在看来,虽然当时有不得不进的理由,但我手上的子下得确实太急,我得到的教训是,没有做好充分调查的乐观,其实就是盲目的自大,而做了调查的乐观,往往是因为调查其实离真正的充分还很远,我始终相信,做事的人,乐观只是一种态度的选择,而对于事情本身,越是看得清的人,心态越是平和。走在创业这条钢丝上,自大无异于遮眼布,会大大增加你的风险,让你看不见脚下的万丈深渊。
踏实是摔出来的
人活于世,虽说要活出自己、活出自我,不要太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但人偏偏又是社会动物,无可否认的是,别人对你的好感、期许、信任和支持,都是莫大的恩赐,你总希望对得起他们,才能对得起自己,所以人在摔跤的时候,以往很多你觉得是恩赐的事情,最后反而变成你的负担,变成你背上最重的那些稻草。
人吧,不到失意的时候,不会真正知道自己有多么的孤立无援,最可怕的不是得不到外界的帮助,而是连自己都已经无法援助自己,连自己都已经万念俱灰,在你失落的时候,所有你记住的以往别人对你的恭维和赞美,都会变成你对自己的笑话,可笑至极。
成人世界的笑声里,几乎全都是黑色幽默,而黑色幽默里,最好笑的莫过于对自己的黑色幽默。
失败、挫折、跌倒没什么好赞美的,也没什么好感谢的,但现实往往是,这些过程会让你沉下来思考,让你变得更加清醒,这种清醒就是你更加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在哪里,你更加知道合作无法强求,必须得自己配得上,你更加知道关系往往并不纯粹,里面也有深厚的经济学。
做事的人始终会变得务实、踏实,因为在事业这条路上的一跤又一跤,就是对他们虚妄踩空的惩罚,多次疼痛后的清醒思考,让他们对粗心、自大、虚荣、虚妄等等的高空,有着本能般的敏感和规避。
顺势,而为
今年的我们,遇到了非常多的危机,刚开始每个月一个大危机,后来每星期一个危机,最后这两个月,更是每天一个危机。虽然每次危机之后,我们马上能讨论出比较可行的应对方案,但是越到后期,越觉得吃力,那种吃力感就像是,你要一个人挡住一场台风,你深知这种情况下,成事与否,已经跟你个人的努力没有太大关系。
拆弹最好的方法是什么?答案是—活着拆完它。很多人对自己的期望是能够举重若轻、力挽狂澜,真实情况往往是,你能够把控好局势,让一切变得如常,就已经是殚精竭虑、深感庆幸了。
如一位朋友所说,创业的人都是勇士。
但即便是勇士,也有鲁莽的勇和谨慎的勇,有自发的勇也有被迫的勇,我看到的创业者里面,更多的是自发着开始,被迫着继续,越往后,鲁莽和谨慎的界限完全模糊,简单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少,两难的境地不断遭遇。
人可不可以改变事情?可以,但是,倘若逆势而为,终究只是螳臂挡车,在商业的海洋里,你只是一朵小小的泡沫,小小的泡沫,纵使有再大的野心,也影响不了洋流。
所以更多的是事情改变人。有些改变,是好的,有些改变,你已经不知道是好是坏,你能做的就是乐观地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好事,如果不是好事,一定是还没有到最后。
今年非常深刻的一个教训就是,当你要做一件比较大的事情时,考虑的次序应该是,先判时势,再谈治理,最后才是管理。如果你在一个上行区间里发力,所有的人、事、物、制度,都会自然而然地帮助你获得成绩,但如果你在一个下行区间里发力,你再大的力气也抵不过趋势。
穷者、富者,皆需善其身
这几年也接触了不少生意人,也跟不少人一起共事过,看看别人,反观自己,仔细琢磨,其实会发现自己身上很多毛病,当然,也能越来越清楚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毛病。
成事者,不能有太过明显的缺点,比这个糟糕的是有明显的缺点还常外露,最糟糕的是缺点明显外露还不自知。
不要做一个抱怨的人,也不要做一个抱憾的人。
掉进水里不会死,呆在水里才会死,你只有不断地往前游,才有机会上岸,才有机会赢。抱怨的人掉进水里,不仅呆在水里不动,还把求生的力气花在怨恨环境、怨恨他人中,既不理智,也讨人厌,没人会喜欢跟这样的人合作。
而抱憾的人(抱着遗憾不放的人),掉在了水里,不想着怎么往前游,而是满脑子充斥着“我当时要是没有这么做就好了”、“我当时要是做了另一个选择,情况该有多好”,已经落水了,全身已经湿透了,想着过去还有用吗?且不说每个选择背后都会有遗憾和成本,抱憾会损耗你的求生意志。
虚荣之心需要克制,否则容易坏事。
想被别人看见,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人类心理需求,但是如果太想被别人看见,以至于故意声势浩大、哗众取宠,往往会把真正的重心丢失,静不下心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声渠道众多,人人皆自媒体,虚荣心更加容易泛滥,比较可怕的是,很多人借营销为由,不断地曝光自己,嘴上说是为了营销,为了生意,但其实是真实的吗?你真的分得清营销和虚荣的界限吗?恐怕未必,要问清楚自己这个问题。
多听,多问,少说。
真正做事的人,口才其实最不重要,越是没能力的人越是夸夸其谈,把口才当利器的人往往挺肤浅的,对于你的合作伙伴来说,话说得漂不漂亮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些话背后的深思熟虑、合作机会、解决办法。
做事的人,往往有一堆主张,心里有一堆的“要”,在决策的位置呆久了,谁都容易失真,如果变得只会发号施令,只会笼统地给评判,一定不得支持,会慢慢被大家疏离,当然,如果你是乔布斯这种人,可能你再令人生厌,别人也不得不听你的,可是,你觉得自己是吗。
我见过太多太多的人,在与人聊天时完全没有“聆听”的状态,只会一味地发表自己的主张,为自己的一句一句言论辩护,对别人的观点和故事敷衍漠视,总是想把焦点抢占在自己身上,甚至打断别人,这样的谈话根本完全没有展开,只是你在强迫大家看你演讲,久而久之,没有人会愿意跟你聊天,没有人会愿意跟你讲真心话。
做事的人,一定要懂得把自我放低,一定一定要学会“尊重人”。
负起责任,放下自己
创业到了某个时候,你需要顶着巨大的资金压力,颤颤巍巍地,把这条钢丝走下去,在背后的悬崖边上,站着很多人,他们是父母、股东、融资方、辛勤的员工、还有亲朋好友,他们有的为你默默加油、有的为你担惊受怕、有的甚至希望你往下掉,但更多的,是盲目地在为你喝彩。
有时候你被这些喝彩鼓励着,有时候你又被这些喝彩所折磨,而你知道,每个人都很忙,没有人真的想要了解你的困境,他们各自都在着急于各自的困境。你根本怪不得任何人,你选择的路,只有你自己该负全责。
你辛苦经营、苦苦思索着出路,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能够对得起悬崖边上那些人,但你也清楚,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自己心中的执念,你觉得自己能够处理好这一切,能够给自己过去的努力一个不错的交代。
但是,这条钢丝越走,你就越发觉得,想要证明自己,这件事本身,是多么幼稚的一个念头,你终究会明白一个道理,想要把一件较大的事做好,一定要学会放下“证明自己”这个妄念。
想证明自己,是一件上进的事,但是如果主次颠倒了,它不仅不会对成事有帮助,还会误导你做出错误的决策,比起满脑子证明自己,你更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事情上,而不是自己身上,学会成全别人,方能成事,成事在前,而成就自己在后。多听、多问、多质疑、多敬佩,万不可自认聪明。
很多人想证明自己,尤其是年轻人,可是当你静下心来问自己,你会觉得自己也挺荒谬的:为什么你想证明自己?你要向谁证明自己?为什么要向他们证明自己?他们真的那么重要吗?向他们证明了自己又如何?
问下去,其实答案就是你内心不够富足,你虚荣,你自卑,你连自己认可自己都做不到,才会去外面讨别人的认可。
真正的能者,他们闭口不谈自己的成绩,专注于做他们享受的事情,他们心安理得,不泥于形,尽职尽责,兢兢业业,把事情做到位,成全大局。
欣赏一个人的“里子”,比欣赏一个人的“面子”,重要的得多,也有趣得多,同样的道理,负起该负的责任,看淡自己的“面子”,把更多的心力花在建设自己的“里子”上,会更满足,更有趣。
降落
去更远的地方,是为了更好地回归。
人拥有越多,就越怕失去,但是其实你本来就什么都没有,怕什么从头开始。
我越来越相信,孤独,确是人生的一部分真相。
一段相濡的感情,一份满足的差事,一场彻底的聚会,一幕让你忘记当下的影视,我们常以为,想要的无非就是此般快乐、轻盈,却也常混淆,这到底是一种“要”,还是一种“逃”。
有人可以爱,有事可以做,若皆为所“要”,则人该知足,因为所谓人生的意义,最后无非也就是这两件事情罢。
但是,若你对身边的人、手中的事、镜子里的自己,产生了怀疑、困惑甚至憎恨,而你依然努力过得匆忙,让自己看起来快乐,此为“逃”矣,你是故意忽视了内心的不安。
有些“逃”的人,明明什么都没有,却喜欢欺骗自己拥有着全世界,逃得久了,筋疲力竭,最后发现,自己依然一无所有。
创业的人,内心有很多的“要”,同时也要承担承担很多的“逃”,他们一边享受着“要”带来的兴奋,一边也承受着“逃”给他们的折磨。
当你努力过后,你用了很多青春年华,去做你认为有意义的前行,你飘过了,也摔过跤,你承受了很多,也放下了很多。你觉得经过了这一段之后,你会变得不一样,你会变得得心应手、豁然开朗,你觉得你能改变很多事情。
但可怕的是,你做完这一切之后,你还是无奈的发现,你可能还是什么事情也改变不了。
刚开始你觉得这个真相非常恐怖,后来你又发现,其实这样也挺好的。
大概这就是所谓的“人生正道是沧桑”吧。
至此,短暂且凶险的一段已结束。
我一直都知道,自己还远远不够。
—“接下来你要去哪里?”
—“下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