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和阳历有什么区别?
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农历?什么是阳历?
我们现在中国人的头脑里,总会把农历视为阴历,也就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历法;把阳历视为公历,也就是从西方引进的,以公元纪年的历法。
这其实是不对的。
农历,也叫干支历,也叫夏历,其实是一种阴阳合历。
我们老祖宗的这种纪年方式,是按照太阳回归年,也就是把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计算为一年。然后根据太阳不同的运行位置,也就是十天干、十二地支,划分为二十四节气,用以指导农业生产。
同时,还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在月相上表现出来的盈亏现象,把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以此来指导海事活动。
古人把与太阳有关的,叫作阳历;把与月亮有关的,叫作阴历。
所以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农历,其实是一种阴阳合历。
而我们现在所说的阳历,其实更应该叫西历,是古罗马人,从古埃及人那里学来的。这种历法是根据尼罗河水位涨落,以及对天狼星的观察,最终形成的。
我国在辛亥革命后,为了科学和方便,才开始引进西方的这种历法。一直到建国后,才正式确定下来。
这就是我们民间所说的“阳历”。
由此可见,农历和阳历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计算方法不同:
农历是按照太阳回归年来计算的,也就是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的时间。而民间所说的阳历(以下简称阳历),则是按照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圈的天数,来计算的。
- 2、一年的天数不同:
农历一年的天数是354天或355天,而阳历的天数是365天或366天。
- 3、一年的月份不同:
一般情况下,农历和阳历都是一年12个月,但农历有闰月,也就是一年有13个月。阳历没有闰月,但有闰年,每四年闰一年。
- 4、一月的天数也不同:
农历只分大小月,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阳历也分大小月,大月是31天,小月是30天,还有个特殊的2月份,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
- 5、实用意义不同:
农历中的24节气划分,具体反映了一年中的寒暑冷热,有利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安排。同时,月相盈亏体现出的潮汐现象,也能很好指导海事活动。而阳历一年四季的划分,则能清晰体现出冷热交替的情形。
通过以上的对比,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相较于阳历,老祖宗以农历来纪年的方式,我觉得还是更适合我们中国人的。
因为在农历的时序中,我们的生产生活,会显得更加有条不紊。何况古人还把对自我身心的调养和护理,也融入到了24节气的运行之中。
所以,农历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绝不仅仅是一种历法,更是我们华夏子孙,千百年来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