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1元兑换人民币(德国货币叫什么)

1999年1月1日,作为欧盟成员国的统一货币——欧元开始发行,在经过三年的过渡后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取代原有的法郎、马克、里拉、克朗等十余种货币成为欧洲大陆的主要流通货币。时至今日,欧元已经成为19个欧盟成员国和6个非欧盟国家及地区的货币,是世界经济领域最重要的流通手段之一。然而,在七十多年前的二战时期,还有一种货币曾经也在特殊的环境下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欧元的性质,流通于大部分欧洲地区,这就是当时德国的法定货币——帝国马克(Reichsmark)。由于德国在战争中占领了大半欧陆,使得帝国马克的流通范围大幅扩大,并成为掠夺占领区财富,支持德国战争机器的重要手段。

■ 2002年1月1日开始,欧元取代是十余个欧洲国家的原有货币,成为欧盟内部的统一货币。

马克的历史

众所周知,在欧元出现之前,德国的传统货币单位是马克(Mark),其实马克是古代德意志地区的重量单位,约合半磅(227克),它作为法定货币的历史还要从1871年普鲁士王国统一德意志说起。

在德国实现统一后,德意志地区的货币体系仍然相当混乱,在境内流通的货币除了各邦国各自发行的货币外,还有各种外国货币。为了符合国内统一市场的要求,促进经济发展,代行中央银行职能的普鲁士银行于1873年正式发行金马克,揭开了统一币制的序幕。在普鲁士之后,巴伐利亚、黑森、符腾堡等邦国也纷纷发行金马克取代旧币,从1876年1月起金马克成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唯一法定货币。

■ 铸有德皇弗里德里希三世(左)和威廉二世(右)头像的20金马克金币。相比后来的纸马克和帝国马克,金马克称得上是真金白银。

金马克是一种以金本位制为基础的货币,印刷的纸币数量由国家的黄金储备决定,号称永不贬值,在实际流通中有各种面值的金银硬币和纸币等形式。1914年8月一战爆发后,德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制,此后发行的纸币不再与黄金储备挂钩,因此被称为“纸马克”。实际上,在一战时期流通的马克货币仍然是金马克纸币,只是没有黄金实物作为担保。

德国在一战战败后,被迫接受苛刻的《凡尔赛和约》,向战胜国支付巨额赔款,金马克大量外流,国家黄金储备急剧减少,而银行滥发纸币,使得德国经济形势极度恶化,引发了空前的恶性通货膨胀,并在1922年至1923年达到顶峰。当时纸马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纸马克”,因为已经形同废纸。虽然钞票上的面值几近天文数字,但购买力近乎为零。

■ 这两幅照片真实地反映了德国在20世纪20年代初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孩子们在用大捆毫无价值的钞票在累积木,大人们则用手推车装载钞票去购物。

为了稳定市场,恢复经济,魏玛共和国政府于1923年开始进行币制改革,以新发行的帝国马克取代纸马克,当时确定的新旧马克兑换比率高达1∶1万亿!为保证新旧货币的平稳更替,德国政府首先在1923年发行了所谓“地产抵押马克”,以土地和工业固定资产为抵押,替换纸马克,之后再以1∶1的比率将地产抵押马克兑换为帝国马克。1924年8月30日,德国国会通过一项法令,正式确立了帝国马克作为国家法定货币的地位,其辅币单位为帝国芬尼,1帝国马克=100帝国芬尼。帝国马克与美元的汇率沿用一战前金马克的标准,即1美元折合4.2帝国马克。实际上,帝国马克与纸马克一样缺乏黄金储备的担保,但对于德国经济的稳定和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在1933年纳粹党当政后继续使用。

■ 1924年2月发行的100万亿马克纸币,虽然面值数字惊人,但几乎毫无价值,只能兑换100帝国马克。

在二战前夕及二战时期,随着德国势力范围的扩张,帝国马克的流通范围也从德国本土扩展到被德军占领的欧洲各国,成为一种欧洲货币。1938年,德奥合并后,帝国马克取代奥地利先令成为奥地利的法定货币,两者的兑换比率为1.5∶1。在战争时期,德国占领当局从维护本国经济利益、掠夺财富资源的目的出发,拟定了各占领区货币与帝国马克的汇率(见下表),通常情况下这一汇率都远远低于和平时期的合理汇率,使得德国人能以低廉的价格购买占领区的产品和劳务,从而支持战争机器的运作。

在战前及战争期间,由于军事开支的大幅增加,帝国马克的发行量也水涨船高,据统计在1933年底,帝国马克纸币的流通量为42亿马克,到1939年7月已达90亿马克,到同年年底增至118亿马克,至战争临近结束的1945年初则达到730亿马克。关于帝国马克的购买力,根据某国外网站在2000年的估算数据,在1924年至1936年间,1帝国马克相当于3.32欧元,按照2016年的币值为6.66欧元;在1937年到1938年间,1帝国马克相当于3.58欧元,按照2016年的币值为7.18欧元。不过,随着战争的进行,纸币发行量的增加,帝国马克大幅贬值,到战争结束时已经在很多商业领域丧失了作为支付手段的功能。

硬币

与很多货币一样,帝国马克的主要形式分为硬币和纸币两种,其中硬币主要是辅币和小面值主币。1924年最初发行的帝国马克硬币分为7种面值:1、2、5、10、50芬尼和1、3马克。值得注意的是,1、3马克硬币只称为马克,而非帝国马克,区别于1925年之后发行的帝国马克硬币。

1924年版的1、2芬尼硬币为铜币,正面为面值,背面为一束麦穗;5、10、50芬尼硬币采用铜铝合金铸造,正面是面值,背面为数根彼此交错的麦穗;1、3马克硬币的材质为纯度500的纯银,正面图案为面值,背面为德国传统鹰徽。1925年,面值为1、2帝国马克的银币开始发行,材质同样为500银,同时还发行了少量面值为3、5帝国马克的银质纪念币。1927年,50芬尼的镍币开始流通,面值5帝国马克的正常流通版银币也同时问世。1931年,正常流通版3帝国马克银币开始进入市场。

■ 上图是1924年到1936年间发行的帝国芬尼硬币,自上而下分别是1芬尼、2芬尼、5芬尼、10芬尼和50芬尼,注意硬币背面正上方或正下方的厂家标志。

■ 1924年发行的1马克银币,注意硬币正面面值下方的单位为“马克”,而非“帝国马克”。

■ 1925年发行的1帝国马克和2帝国马克银币。

■ 1931年发行的3帝国马克银币。

■ 1927年发行的5帝国马克银币。

■ 1934年发行的弗里德里希·席勒银质纪念币,面值为2帝国马克,硬币正面为席勒的侧面头像。

有多家德国铸币厂参与帝国马克硬币的制造,每个铸币厂都有指定的字母标志,这一标志也会被铸造在硬币上,可以清楚地表明制造厂家的身份。在大面值的银币上厂家标志通常会出现在正面面值数字的下方,而小面值硬币则在背面图案的正下方或正上方。每年只有部分铸币厂会分配到硬币的生产任务,而且只能铸造指定面值的硬币,这样导致各厂的铸币数量有明显差异,后来在收藏界铸币的厂家标志是评判藏品价值的重要依据。

在1930年到1932年间,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德国经济也陷入困境,失业激增,民众穷困,时任总理的海因里希·布吕宁采取各种措施挽救经济,成效不彰,因此留下了“饥饿总理”的骂名。1932年,为了降低物价,布吕宁政府开始发行4芬尼硬币以取代5芬尼硬币,该币采用铜锡锌合金铸造。当然,这一举措没有起到任何积极效果,4芬尼硬币仅在1932年由六家铸币厂铸造了约5000万枚,此后再未生产,被称为“贫困的海因里希”或“布吕宁塔勒”,现在已经是第三帝国货币收藏中的珍品。

■ 1932年发行的4帝国芬尼硬币,仅在当年铸造,此后再未生产,被称为“布吕宁塔勒”。

1927年,1帝国马克银币停止生产,此后由于贵金属的缺乏,德国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镍、铝、锌等金属铸币,品质持续下降。1933年,1帝国马克镍币开始发行,同时发行新版的2、5帝国马克银币,新版银币相比旧版尺寸减小,但采用纯度更高的625银和900银以保证价值。在1933年到1939年间,还发行了少量面值5帝国马克的银质纪念币。1935年,50芬尼铝币开始发行,从1937年起又被50芬尼镍币取代,之后在1939年恢复了50芬尼铝币的生产。

■ 1937年发行的1帝国马克镍币,注意硬币背面仍然保持传统的鹰徽图案,而没有采用纳粹鹰徽。

■ 1939年版50芬尼铝币,用于取代同面值的镍币。

从1936年开始,除了1帝国马克硬币和1936年发行的部分带有兴登堡头像的5帝国马克银币外,所有硬币的背面图案都采用纳粹鹰徽。帝国马克硬币上的纳粹鹰徽有两种风格,一种是雄鹰下方带有花环的卐字徽尺寸较大,另一种是雄鹰图案更为突出,卐字徽尺寸较小。从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大部分硬币都采用了第二种风格的纳粹鹰徽。

■ 1936年版5帝国马克硬币(左)与1938年版5帝国马尔硬币(右)的对比,硬币正面均为兴登堡头像,而硬币背面的鹰徽图案发生了变化。

■ 上图是在1936年到1945年间发行的德国硬币,自上而下分别为1芬尼、2芬尼、5芬尼、10芬尼、50芬尼、2帝国马克。注意硬币背面纳粹鹰徽的样式区别。

在二战时期,铜币和铜铝合金硬币被锌币和铝币所取代,2芬尼硬币不再生产,1、2、5帝国马克硬币也停止铸造,由相同面值的纸币取代。虽然从1939年开始重新生产的50芬尼铝币逐步取代同面值的镍币,但50芬尼镍币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44年才停止。从1940年开始,大量品质低劣的小面值锌币流通于德国和各占领区。最后一批带有卐字标志的硬币是1944年制造的1、5、10、50芬尼硬币以及1945年初制造的1、10芬尼硬币。

■ 上图为二战时期发行的锌币,分别为1943年版1芬尼锌币和1940年版10芬尼锌币。

纸币

第一版帝国马克纸币是1924年由德意志帝国银行和巴伐利亚、萨克森及巴登的国有银行发行的,面值为10、20、50、100、1000帝国马克。在1929年到1936年又发行了第二版帝国马克纸币,面值设置与第一版相同。在1939年发行的新版20帝国马克纸币采用了未发行的100奥地利先令的设计样式,此外在1942年5帝国马克纸币开始印制并流通。

值得一提的是,在1944年初,美国政府着眼于日后占领德国的需要,委托波士顿的福布斯公司印制了一款仿版帝国马克纸币,采用相似的色彩和图案,但面值有所差别,包括1/2、1、10、20、50、100、1000马克,并在纸币背面印有“盟国军事当局·在德国合法流通”的字样。苏联在1944年初从美国获得了印钞设备,并在莱比锡建立了印钞厂,大量印制仿版马克,结果在战后的苏占区引发了通货膨胀和市场动荡。美国国会在1947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战后德国流通的仿版马克纸币的数量相当于3亿8000万美元!

■ 上图是1924年到1929年间发行了第一版帝国马克纸币,自上而下分别为10马克、20马克、50马克、100马克和1000马克。

■ 上图是1929年到1936年间发行了第二版帝国马克纸币,自上而下分别为10马克、20马克、50马克、100马克和1000马克。

■ 1939年发行的新版20帝国马克纸币,采用了未发行的100奥地利先令的样式。

■ 1942年发行的5帝国马克纸币。

战时货币

在战争期间,德国还发行了用于在占领区流通的帝国马克硬币和纸币,其中硬币为锌制,面值有5芬尼和10芬尼两种,比较特别的是硬币中间带有圆孔;纸币的面值为50芬尼、1、2、5、20和50 帝国马克。上述帝国马克货币与占领区原有货币具有相同的流通能力。占领区货币中的硬币铸造于1940年和1941年,最初由德国国内铸币厂制造,后来改为由比利时和法国的铸币厂制造,而纸币的制造发行持续战争始终。

■ 上图是1940年制造的供占领区流通的5芬尼、10芬尼硬币,其显著特征是中间带有圆孔。

■ 上图是1938年到1945年发行的主要供占领区流通的帝国马克纸币,自上而下分别为50芬尼、1马克、2马克、5马克、20马克和50马克。

在1942年到1945年间,德国还发行了一种专供德军部队使用的军用版帝国马克,仅有纸币形式。第一版军用马克纸币为单面印刷,面值设置为1、5、10、50芬尼和1马克,军用马克与帝国马克的兑换比例为1∶10,即1军用芬尼=10芬尼。第二版军用马克纸币改为双面印刷,面值调整为1、5、10、50马克,并与正常的帝国马克等值。美国福布斯公司也印制了一批仿版的德国军用马克,其面值设置与仿版帝国马克相同。

除了占领区马克和军用马克之外,德国人甚至还发行了用于集中营和战俘营的货币,但是仅限于特定区域的小范围流通,并不具备真正的货币功能。

■ 上图是由盟军仿印的5军用马克纸币。

■ 上图是用于在战俘营内流通的10芬尼纸币。

帝国马克的消亡

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四大战胜国对德国实施了分区占领。在各占领区内,原有的帝国马克被允许继续流通,同时由占领当局印发的仿版马克纸币也并行流通。此外,在1945年到1948年间,占领当局还制造了少量帝国马克硬币,在1945年1946年制造的是1芬尼和10芬尼面值,在1947年到1948年间制造的是5芬尼和10芬尼面值。这些战后版硬币在样式上与战争后期的同面值硬币相似,但去除了背面鹰徽上的卐字徽。

■ 二战结束后战胜国允许帝国马克继续流通,并发行了少量硬币,去除了硬币背面的纳粹标志,上图为1946年版的10芬尼硬币和1948年版的5芬尼硬币。

尽管帝国马克在战后仍是合法的流通货币,但是已经极度贬值,加上占领军当局滥发纸币,加剧了通货膨胀,实际上德国很多地区宁愿以物易物也不愿使用一文不值的帝国马克,因此进行币制改革势在必行。其实,早在1945年11月,在重新独立的奥地利,帝国马克就被奥地利先令所取代。1947年,回归法国的萨尔地区开始使用法郎作为法定货币。1948年6月,分歧日益激化的西方国家与苏联几乎同时在各自占领区内实施币制改革,在西占区使用新的德国马克取代帝国马克,在苏占区也开始发行新版马克,这一举动意味着东西德国的分裂。随着冷战帷幕的拉开,帝国马克的历史也画上了句号。

■ 1948年在英美法占领区内发行的第一版西德马克纸币,面值为1马克。

■ 1948年在苏联占领区内发行的第一版东德马克纸币,面值为1马克。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万网时代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ulianxi@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