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把理性和感性放到一起来看,一个是理智分析利弊,一个是感情用事。
但是文艺复兴之后复苏的理性主义,比这个与感性对立的“理性”,定义要宽泛得多。
马克思·韦伯把理性分成了四个维度:判断力、传统理性、价值理性和情感理性,四个维度合一起,才是一个人完整的理性。
判断力,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理性。
一个人通过对周围环境、周围人的感知,在根据自己的目的,对环境、人的想法和行为进行评估,最后进行预测、权衡判断和决策的过程,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使用理性的过程。
这种理性,和我们普遍意义上理解的智慧有点像,智慧是一个人在面对特定环境时的综合解决能力。
一个人在一个领域经历越多,自然就对这个场景下的环境,人,协作模式越是熟悉,判断的智慧自然也就越成熟。
所以这个维度的理性,需要一个人的社会经验,需要阅历去支撑,也需要足够的思维模型积累。
前者积累环境信息量,后者积累判断模型量,二合一才是最成熟的理性。
会解决问题的人,不一定能过好这一生,因为过好一生是选择问题,怎么过好人生是方法问题。
足够的判断力理性,能让你在特定环境如鱼得水,但是你是不是愿意去做当下最理性的选择,你是不是愿意过这样的一生呢?
这就需要另一个维度的理性——价值理性。
很多时候,事情并无对错,每一个选择都对,他们只是立场问题,又有很多时候,那个明明最有商业价值的选项,你就是不喜欢,为什么?
因为判断力理性背后,缺少一个价值观,你是用功利主义思考问题?还是用亲近原则思考问题?亦或者是宗教至上原则呢?
这些来自于道德、审美、宗教或者其他思想要素的底层价值,才是一个人内心深处归属感的来源。
而你选择什么样的底层价值,为什么这么选?这个选择背后的理性,就是价值理性。
有了价值观,也有了方法论,是不是就够了呢?
当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性的对立面——感性,其实也是一种理性,那是情感理性。
感性,如果站在理性对立面,那是情感用事。
但是如果把它放在理性里面,那就是在面对任何一件事情时,能不能遵从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听从内心的声音而行事。
这个看似矛盾的逻辑,放在生活中反而好理解,一个人为了爱情放弃了其他利益,看起来是情感用事,其实背后是这个人把内心真实的情感价值放在了理性衡量中做了对比。
而不是一时冲动。
最后一个理性,是传统理性,是约定俗成的力量,也是入乡随俗的选择,那是社会环境给予的力量,给予你的判断标准。
一个人到了30岁没结婚,不想生娃时,她就得面对社会和家庭给予的压力,这种压力其实就是各种传统观念带来的不利影响。
再比如你去了另一个国度,进入另一个文化,是坚持自己的行为习惯,还是入乡随俗,背后又不是不同的考量。
从最初的判断力,到价值观,再到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社会环境的约定俗成,是我们平时都需要积累的理性力量。
因为这四种维度的力量,在我们每一个决策时候都会用到,每个人这四种维度的力量比例不同,比如有的人判断力极强,但是没有什么价值观,也木的什么感情,那他就容易没有什么朋友和信仰。
再比如父母一辈人会更看重约定俗成的传统理性去思考问题,因为集体主义环境下,这种理性天然占比就高。
而宗教环境里的人,价值理性就会占大头,甚至于很多需要判断力的决策,他们也喜欢让价值理性去做决策。
情感理性,则会在一个人的某一段时期,比如青春期,占比就会很大,一方面24岁以前大脑皮层尚未发育完全,另一方面他们还没有经过判断力训练,也尚未形成价值理性,至于传统理性,年少有几人愿意妥协的?
所以不同人群,在不同年龄阶段,这四个维度的理性占比都会不一样。
而面对不同的决策环境,所需要的理性也不一样,有句老话叫做小事听脑,大事随心,讲的就是小决策要用判断力,而大决策要听从心的指引。
但是也有话反过来,小决策后果影响不大,你可以跟着心走,但是大决策事关人生重大利益,还是得听从理性分析,慎重决策。
前者说的更像是爱情和理想相关的,长期主义的大决策,所以听从心。
后者说的更像是短期主义,或者商业利益相关的决策,所以最好还是听大脑的,而且最好是降低噪声后的决策,这样更有利。
进入新环境,多注意一下传统理性,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诚如此重要,所以看看情感理性,而人生重大选择,判断力又不如价值理性。
所以,每一件事发生时,当你需要用到理性时,想一下,想一想这时候哪个理性最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