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见习记者 张荐博 通讯员 扈艳华
新年伊始的淄博,一份名为《关于促进新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重磅文件如约而至。
这是淄博首个医药方面的专项政策,且支持的力度空前。
政策利好下,这条行业的每一个环节备受鼓舞,这当然包括走过78年风雨历程的红色国企——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新华制药)。
“这一文件的出台非常及时,力度很大……”在新华制药总经理杜德平看来,这份已经在全市范围内引发强烈反响的文件,未来,必将在推动淄博新医药产业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推动新医药产业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换,进而提升淄博新医药产业在国际国内的“站位”。
杜德平的上述观点代表了业内大多数人的声音。
而就新华制药,这个早已拥抱“互联网 ”的医药龙头企业而言,在上述政策助推下,一个清晰的未来发展轮廓已经描绘。淄博医药行业的新时代来了!
政策利好
2021年1月第4周,淄博气温依旧维持在零度上下。
位于淄博高新区鲁泰大道1号的新华制药总部大楼内,一片忙碌,议程满满的杜德平是其中一个。
在包括杜德平在内的更多新华制药人看来,尽管冬日严寒,但政策的春暖已经到来。
暖意源自1月22日,淄博官方发布的一纸文件。
是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淄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对《关于促进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进行了发布。
据悉,此次淄博出台《政策》包括《关于促进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促进智能装备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促进新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及《关于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共计69条,即69条“金政”。
新政来袭,这让新华制药人备受鼓舞。
毕竟,作为淄博市“四强”产业中的新医药领域代表企业,新华制药迎来的政策利好显而易见。
事实上,这样的利好并非首次出现。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为促进淄博新医药产业加快发展,淄博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若干政策》、《淄博市“四强”产业攀登计划总体方案(2020-2025年)》等一系列文件。而这期间,新医药都是重点提及需要大力支持和发展的产业。
如今,上述政策的影响仍在加深的同时,淄博上述《关于促进新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重磅文件如约而至。
这是淄博出台的首个医药方面的专项政策文件。对此,杜德平说,这一文件的出台非常及时,支持力度空前,也在全市引起了强烈反响,“这必将推动我市新医药产业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换,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必将大力提升淄博市新医药产业在国际国内的‘站位’,为淄博市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他表示,上述文件,分为研发创新、推广应用、平台建设、人才集聚等四个维度,18个条款详细列出了支持的方向,可谓是干货满满,“既有前瞻性,又很好地结合了淄博市医药产业发展实际,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这一政策,对我们的四强产业特别是新医药产业,具有很好的促进和引领作用,我们新华制药积极接纳。”杜德平说。
战略支撑
淄博是山东医药大市。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医药工业企业160家,其中规上企业46家,产值规模位居山东第一,拥有7家上市公司、1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企业入围全国医药工业百强,形成了“化学制药,医疗器械”两大优势产业集群。
可以说,新医药产业发展具备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
上述条件支撑下,在淄博59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蛰伏了新华制药、齐都制药、瑞阳制药等知名药企。
一众药企中,走过78年风雨历程的红色国企——新华制药是一个特殊的所在。
公开资料显示,新华制药成立于1943年的胶东抗日根据地,是中国第一家化学合成制药企业,是全球重要的解热镇痛药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重要的心脑血管类、抗感染类、中枢神经类等生产企业。
目前,已在H股、A股上市的这家公司拥有化学原料药、医药制剂、医药中间体三大支柱产业,5个产业园区,13家子公司。化学原料药年生产能力4万吨,医药中间体50万吨,固体制剂280亿片(粒),注射剂10亿支,年出口额3亿美元,与拜耳、百利高、葛兰素史克等100多家知名跨国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作为全球重要的布洛芬、阿司匹林、咖啡因等药物生产企业,拥有乙氧苯柳胺等10个原料药独家品种,8个原料药主导品种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一位的新华制药在业内驰名已久。
即便是国际形势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2020年,艰难克服议清和国际贸易影响的新华制药也逆势增长,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再创历史新高,“十三五”完美收官。
进入“十四五”,身为全国医药工业百强、原料药出口五强、制剂出口十强的企业,新华制药如今也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阶段,即:科技浸润的新华制药正步入健康产业发展新轨道。
上月12日,这个红色国企在“互联网 ”的大潮下,引入战略投资者,联合投资1亿元成立以打通互联网医疗产业链为目标的山东新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新华健康)。
对于目前的新华制药,一方面,企业发展目标清晰,战略明确,步步为营;另一方面,69条“金政”的扶持政策又给了“关键发展阶段”的企业以战略的新支撑。这让包括杜德平等新华制药人在内的淄博医药行业的从业者,倍感振奋。
“未来,我们会在淄博市政策的引领带动下,加快企业发展,为淄博医药产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杜德平说。
更多的助力
战略支撑仅仅是一个侧面。
在杜德平看来,就新华制药而言,前述政策的出炉将分别在科技创新驱动、项目建设、高端人才引进以及国际化发展方面给予更多的助力。
他说,一提到新华制药,老百姓们都会想到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这些老产品,毋庸置疑,这些产品是新华制药口碑极佳的代表性药物,但新华制药不能止于此,“我们要通过不断创新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大众健康需求。”
于是,不甘于现状的新华制药人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中,一路向前。“十三五”期间,新华制药一方面进行工艺技术的提升,累计实现降本增效近3.1亿元。一方面,通过科技研发,为公司发展储备力量。“十三五”期间,新华制药研发费用累计投入9.6亿元,增长263%,取得新的药品批准文号10个,临床批件21个,授权专利69项,2个项目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抗老年痴呆重大创新药物OAB-14等取得重要进展。格列美脲片等10个产品14个规格通过了一致性评价。
“69条‘金政’中的第18条政策,明确支持新药研发创新,并根据类目的不同,每年单个企业资助100万至3000万不等。”杜德平说,新政对支持新药研发创新的扶持力度非常大,令人惊喜。
他表示,创新是驱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69条“金政”的到来更加让他们坚定了走科技创新之路的信心。
无论是技术的创新,还是产品的创新,都离不开主体——人。对于新华制药来说,更是如此。
杜德平介绍,新华制药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人才的引进,“十三五”期间,公司通过多种形式招揽科技人才,形成了由5名院士、2名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6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以及290名硕博士、1000多名本科生等组成的科技人才队伍。
除人才的引进,对优秀人才的鼓励新华制药也一直走在第一线。1月21日,新华制药隆重召开了2020年度表彰奖励大会,拿出3586万元重奖在成本降低、科技进步、一致性评价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功人员。
“新华制药一直很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我们连续两年被评为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杜德平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很高兴看到上述政策对人才引进的扶持,“相信在政策的扶持和企业的鼓励下,我们的人才队伍会愈加壮大。”
此外,无论是项目建设,还是国内外市场开拓,前述新政的利好显而易见。
这让展望未来的杜德平无惧压力,信心十足。
“未来,我们依然把创新作为主导方向,坚持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研发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同时推动国际合作项目及早落地。”杜德平告诉记者,建设现代化一流制药企业,新华制药对“十四五”发展充满信心!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